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6888
|
回复:
2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2914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红星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132
积分
1172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12-01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2-16 19:54
|
只看楼主
毛泽东盛怒批邓下定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发布: 2011-12-16 10:14 | 作者: 江山风雨情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3048 | 回复: 10
毛泽东盛怒批邓下定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作者:美国特里尔翻译:刘路新高庆国
1975年的最后时刻。一天黄昏的时候,美国前总统的女儿朱莉和他的丈夫戴维来拜访毛泽东。毛泽东谈到尼克松将开始的第二次访华。“我正等着你父亲的到来”。他把双手重重的搁在椅子的扶手上,以加强说话的语气。在这1976年来临之际,朱莉和戴维碰巧发现毛泽东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
毛泽东对朱莉和戴维谈起了一首充满斗志的词,这首词当时正准备重新发表,“那是我在1965年写的。”但《重上井冈山》这首词却是左派的一颗手榴弹。“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充满激情、富有启示意味的词句。《人民日报》在报道毛泽东会见朱莉和戴维的同时,也发表了这首《重上井冈山》。同时发表的还有《鸟儿问答》,这也是一首斗志昂扬的词,作于文革前期,结尾一句是“试看天地翻覆。”
尽管毛泽东此时已体衰力弱,他还是竭尽全力,拯救在某些人那里正在贬值的文革的成就。因此,《重上井冈山》和《鸟儿问答》并不是偶然写下的,而是文革的序曲。毛泽东准确的估计到,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将断送在邓小平的手中。“党内将有一场斗争。”毛泽东曾经对朱莉喃喃地说。
文革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毛泽东曾想让“为人民服务”的利他主义精神渗透到平民百姓的心底,他把文革说成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要解决人们世界观问题的伟大革命。”他一直在寻找新的妙法。“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答案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六十年代,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确实影响了很多年轻人,他们对权威和旧事物的畏惧心理大大减退。一种新的政治运动也确实展开了。成千上万的群众被发动起来,直接参与到政治运动。到七十年代,自下而上的群众动员没能成为中国政治体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文化大革命的受害者,作为七十年代的胜利者,又重新回到舞台上来了,邓小平是他们的代表。
由于周恩来的故去,邓小平试图对毛泽东之后的权力阵容进行调整,就失去了一根主要的支柱。极右派们看到了通行的绿灯,他们谋求一种极不同的权力阵容;而江青则要孤注一掷。张春桥,这个比江青思路更敏捷根基更扎实的理论家,则站在她的身后。毛泽东本人对这些置之不理,他还活着,他认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的态度依旧强硬,而且被邓小平激怒了。
冬至之时,毛泽东发出了一句格言“不斗争就不能进步”,“八亿人口,不斗行吗?”甚至当毛泽东和蔼地向朱莉问起她父亲的腿时,这些话也被作为对邓小平的全盘政策不满的信息被准确地表达出来。
“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通过新年元旦献词传达毛泽东的这句话,使全国震惊。而“安定团结”恰是邓小平自1975年中期以来巩固其权力的办事原则。毛泽东的这些话峰回路转,奇妙无穷。
邓小平是接替周恩来的一位候选人,张春桥是另一位。形势剑拔弩张。毛泽东在场也无法控制他们了。邓小平向这个十五人的政治局作了一个经济政策的报告,姚文元驳斥它在理论上没有根据。有人(不是毛泽东)是坚决拥护邓小平做总理,而左派以他们不会服从他的领导而断然否定。针对这种情况,江青推举张春桥为候选人。但是那些拥护邓小平的人,包括军界元老叶剑英,则设法推翻张春桥作为总理的提议。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就是典型的毛泽东,他忧心忡忡不相信平衡状态的存在,他赞美光明,老是提醒大家阻止黑暗的降临。“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邓小平发作起来,这句话更是对他1976年的政治生命盖棺定论。
要说邓小平“歪曲”了毛泽东的话是很容易的。邓小平列出了一些毛泽东历来所坚持的方针,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但毛泽东并未将它们置于等同地位。新闻界宣传邓小平把“阶级斗争”从“纲”的地位降低到只是许多“目”中的一个,这样做,就是否定毛泽东。这位邓副总理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毛泽东把邓小平及其盟友叫做“走资派”。邓小平的上层支持者、军队元老叶剑英对这位副总理遭到的攻击非常反感。他们匆匆退出了政治局的会议室,离开北京到南方去了。他们宣称不再参加这种会议,并对毛泽东的专断表示不满。
《人民日报》宣布中央委员会出现了“分裂”。面对目前的严重问题,毛泽东和他的侄子毛远新进行了一次谈话,他给这位年轻人就可做和不做的事开了一张处方。毛泽东说“在党的政策要改变时,你必须有清醒的头脑。”毛泽东在说出必须有清醒的头脑之前,稍作了停顿,他在寻找一种更恰当的表达方式。
毛泽东是一位导师,他确实想让他的学生,即中华民族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是不行的。毛泽东一再试图通过英雄的行动实现制度的更新,他一直在追求一种更加道德的社会。
“那个人从来不讲阶级斗争。”《人民日报》第一次发表了毛泽东针对邓小平的公开指责。这以后仅一个星期,毛泽东就听说了天安门广场发生了示威的消息,对毛泽东的批评可以说是暗藏的主题。有篇文章说:“秦皇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而秦皇是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不同于腐朽的孔子。
政治局慌忙召开会议,投票决定撤销邓小平的职务。关键的一步是毛泽东本人授意开除邓。虽然他已经病的不能参加这次极重要的政治局会议,但他通过其侄子毛远新向会议转达了撤销邓小平的意见。
官方对邓小平的点名指责“死不改悔”倒是事实。邓小平没有全力反击毛泽东,他正在寻找的是他以后东山再起的根基。不过他封不住自己的嘴巴,他对他的支持者们说:“如果他们说你是走资派,这就是说明你是对的。”可以肯定,这句话在当时不是轻视毛泽东的,就是轻视毛泽东思想的。
“翻案不得人心。”几天后,中国人民手上就有了一条新的毛泽东语录。这条语录的意义何在?它在告诉中国人民,他们当然不知道毛泽东与其侄子的谈话,毛泽东的意思是:人民不会支持邓小平翻文化大革命的案。这并不是说毛泽东还在同情邓小平。仲夏时节,政治局全体成员在毛泽东的身边开了一次会议。也许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中的有些人还一直在发抖。
“帮助江青。”毛泽东要对未来的政策做出最终指示,他以这句话开头。但是他的话渐渐低得听不清了。后来却围绕着毛泽东接下去讲了什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是“高举红旗”,有人说是“改正错误”。
江青等宣称毛泽东讲的是前者,这意味着由她来接替毛泽东出任党的主席。这位女士的反对者们听到的则是后者,他们以此来反驳江青们的观点和做法,虽然这种反驳声调是和善的。
毛泽东接着对在他卧室开会的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八十多岁了,早就该死了。”这显然是一件不准备讨论的问题。毛泽东有意要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他盯着这些无言的、善解其意的同志们毫不留情地说:“你们中不是有人希望我早点见马克思吗?真的一个都没有吗?我不信!”
在一次关于战争的谈话中,毛泽东曾经说过:“负担太重时,死亡是一种解脱。”到8月下旬,毛泽东的负担太重了,便不省人事。死神对1976年的中国没有丝毫怜悯。自从1949年以来,无论形势多么危急,毛泽东的在场,始终是权威的最终源泉与平息动荡的巨大力量。这个时代正在结束。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244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吴云龙
组别
金牌会员
生日
帖子
133
积分
1083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9-14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2-16 20:52
|
只看该用户
中国社会至今的问题: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7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牛牛饮水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926
积分
557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7-01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2-17 04:02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2楼
吴云龙
的帖子
当时主席迫于形势,只能这样说。其实他心里很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