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基础及其喻示的政治动向 [复制链接]

1#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基础及其喻示的政治动向


现在理论界有两种时髦思潮,都是西方学术界舶来的:


其一,是对马克思的“再发现”,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提供了对目前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的一种辩护。托马斯·弗里德曼、马丁·沃尔夫这些鼓吹和赞美全球化的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记者反倒比今天所谓的“左派”——形形色色的凯恩斯主义者、干涉主义者、福利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们更千百倍地接近马克思原版思想,正如辩证唯物主义者对马基雅维利和李宗吾的理解和尊重远甚于孔子和基督一样。这方面代表性的著作有《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这本书创造的“马克思的复仇”这一短语已经在国内马克思研究界成为行话。这本书集中传达的要旨事实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种历史合理性的辩护。CCP肯定是非常欢迎这本书在大陆的翻译出版的。

与之类似但论述角度略有区别的一本书是最近香港科大和中大的郎咸平、杨瑞辉教授合著的《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这本书明面上是表达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高度赞赏与肯定,最后落实在二人的如下论点上:为社会公平和法治而进行的阶级斗争是现代市场经济良好运转的基石。这是全书主旨,基本与郎咸平2005清华演讲传递的思想无异,只是更理论化、更精炼、表述上更成熟了。私以为,这恰是欧美列强国内治理(流行语叫“创新社会管理”)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基本是英国工党的思想核心。

上面两种理论思潮综合起来,在政策实践上就提出了一个以马克思之名而实行的完整的资产阶级国家纲领,概括说就是:补资本主义课+继续主动参与全球化+资产阶级上层建筑和社会结构革命(法治、现代工业谈判体制,等等)。


其二,是国内新左派思想的理论基础,立足点是中国崛起,重点放在中西两种社会结构、模式、制度差异的历史源流比较上。汪晖、韩毓海、黄纪苏、王绍光、杨松林(邋遢道人),包括李零、张木生他们的观点和主张,都是来自这一理论基础。他们的西方前辈有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冈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乔万尼·阿里吉(《漫长的20世纪》、《亚当·斯密在北京》)等等。其理论要点,如果同样概括为一个精炼短语,那就是同为他们这一派代表人物的香港岭南大学学者许宝强一本书的名字——反市场的资本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是两个概念,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市场经济,不存在改开以后才开始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中国近代的落后不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被掐断的问题,而是由于美洲白银的发现等一系列世界历史性的地缘结构变化而丧失了货币主导权的问题。因此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而是民族国家的主权之争。他们最关心的理论课题自然就是:民族国家、第三世界、地缘政治学、全球史、战略金融,等等。他们在国内代表性的著作有《五百年来谁著史》、《人间正道》等等。李零和张木生的书也与此接近。张木生,不论他背后真实潜藏的政治动机为何,至少其立论基础——其力图把人们视线转移到的方向——是西方的霸权。这就是他们那一伙在书里一再说的所谓“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软道理”服从“硬道理”。在他们看来,所谓小道理、软道理,就是中国内部的社会矛盾问题;而大道理、硬道理,则是西方发达集团的国际霸权及其创设的不公平政治经济秩序。可以看出,这种认识正是今天乌有之乡的主导思想,也恰恰是苏拉密的反面。

需要指出的是,把这些人放到一起,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分歧。比如韩毓海,思想就比较复杂。他对毛泽东社会主义道路的感情和背离这条路线的痛惜远高过其他人。可能是出于现实妥协的需要,也有可能是学术研究固有的路径依赖,故另方面在《五百年来谁著史》这类著作里不可避免又表现出一种张木生似的主流的“国士”态度。这是知识分子没有其它道路可走的必然。我把他们打包在一块儿,更多是他们立论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的天然亲缘性,不意味他们是学术同盟,更不意味着政治同盟。汪晖、王绍光、许宝强这些人是书生,与刘源、张木生不可等同看待。正如国士张木生借书生李零说事,同一理也。


2012/2/27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whdgmh 于 2012/5/2 12:52:57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RE: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基础及其喻示的政治动向

“大阿福”同志:

:《新左派思潮的理论基础及其喻示的政治动向》一文,最早系“三叶党人”(膏沐容)在“右而左”同志新浪博客的一篇文章后的评论]跟贴,后由“右而左”整理成文贴在自己的博客上,亦由“三叶党人”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今天出现在《红石头论坛》,应当标明是转载才好。如您是原文作者,也应该如此办理,或说明,以免误导其他网友正确理解。请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b4e60d01011onw.html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50ea290100yjlz.html
TOP
3#

个人观点:

中国和苏联都经过了一段修正主义时期,中国为1976.10.6年到1978年12月;苏联则更长一些--从53年赫鲁晓夫上台到90年苏东剧变这个阶段.毛主席晚年说:"修正主义上台,就是资本主义上台,而且是最坏的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国家,在资本形态上表现为高度垄断的官僚资本主义。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由于走资本主义道路,重新搞剥削压迫,就需要培育市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内部必然产生分化,产生出买办资产阶级势力,经过斗争,修正主义集团政府倒台,中国和苏联就会逐步走向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道路。这就有了苏东剧变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促成了当今全球一体化的资本主义经济格局。从性质上讲,苏联解体与苏东剧变有着一定进步意义,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则是历史的倒退。由于苏联没有经历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苏联无产阶级并没有找到一条反修防修的方法与途径,所以苏联的无产阶级只有被动接受了买办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一起宣传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思想,完成了苏东颜色革命。苏东颜色革命打碎了苏联垄断资产阶级统治,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在利益上并没有发生根本冲突,因而有一定进步意义。对中国来说,78年底召开的11届三中全会,宣告华国锋为首的修正主义集团的垮台,却是建立在彻底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基础上,否定文革,其本质就是否定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就是专无产阶级的政,就是与人民为敌,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这里衍生出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当今世界,修正主义的定义有了更多的内涵,修正主义者打是指马列毛主义的大旗,包括马列毛主义最基本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而具体实践却是搞资本主义。以华国锋为代表的阶级集团应该是修正主义集团,而对于否定阶级斗争、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和彻底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邓小平集团,就不是修正主义集团了,而是彻头彻尾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集团。
文章中提到的第二种思潮,是投靠官僚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为维护中国资本主义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忽悠无产阶级,搞出的一个新国家主义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源头是何新的新国家主义思想,其老祖宗是亨廷顿。
在毛主席时代,主席提出“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其历史背景为第三世界国家,大部分依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这些国家反抗宗主国的革命、建立独立的民族资产阶级国家的任务还未完成。然而,历史来到20世纪末,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大业已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将成为各国主要矛盾。已经完成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意识形态如果依然坚持民族主义路线,其目的是巩固本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
最后编辑大树 最后编辑于 2012-03-02 15:27:26
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抗资产阶级搞共产主义革命是纲!
TOP
4#

回复 2楼岭南雪的帖子

不好意思 忘记标作者了,呵呵 这有侵犯知识产权的把柄啊!还好,我首发网站还是写明了的!以后肯定注意!请查阅http://redchinacn.com/portal.php?mod=view&aid=231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